目录

人性的,太人性的

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

终结之事,包括上帝和神性、自由和不朽,也是太人性的,因为它们不仅适应人欲,而且也被认为是人欲的产物。正如热爱、仇恨、尊崇、妒忌、饮食是太人性的一样,思想和信仰也植根于同样的人欲之中。

看这本书的契机是想寻别人的 citation 出处,但是并没有找到。也许是我看的不仔细(有可能),也许采用的版本不同,也许是Ta的笔误不端(most likely)。

Anyway,贴下读时的摘录。其实只晓得拿所谓「金句」当思想武器是令我反感的,但仍然抵挡不住这种低成本虚荣的诱惑,有空还是该多读一读长篇。

上篇

第一章 初始之事和终结之事 

对梦的误解——在原始文化的蛮荒时代,人们相信在梦境中可以见到第二个真实世界;一切形而上学的源头即在于此。没有梦,人们就没有区分世界的缘由。灵肉二分也与最古老的梦观念有关,显灵的假定也是如此。一切信鬼现象均源自于、甚至信神现象也可能源自于这种假定。“死者还活着,因为他在生者的梦境中显灵”,在以往四千年中人们就是如这样推断的。


科学中的捣乱分子——哪些关于世界和生活的知识能够赋予人生最大的幸福?哲学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就和科学分道扬镳了。苏格拉底学派就是这样以幸福的观念对科学研究的血脉施行了结扎术,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乐此不疲。


思想就是这样。如果从深刻的情感中扣除那些夹杂其中的思想因素,那么剩下的就只是强烈的情感了;而这种强烈的情感只能担保自身,不能担保获得认识,正如强烈的信仰只能担保自身的力量,而不能担保信仰对象的真实一样。


形而上学的种种解释——年青人喜欢形而上学的解释,因为它能让他在看不顺眼或者看不大起的事物中看到极富意义的东西。如果他对自己不满意,那么下面这种感觉会让他感到如释重负:身上有自己极度鄙视的东西,现在却发现这原来是最为隐秘的世界之谜或者世界之难。觉得自己的责任轻了,同时觉得事情更有趣了。


推论的恶习——人们最常见的错误推论是:某个事物存在着,所以它就是合理的。这是在从生命力推断合乎目的性,从合乎目的性推论合理性。然后便是:某种观点令人喜悦,所以它就是真的;一种观点的作用是好的,所以它本身也就是好的、真的。人们就这样以“令人喜悦”和有益性意义上的“好”作为作用的谓项,以同样的、但在此是逻辑性和有效性意义上的“好”作为原因的谓项。这些命题颠倒过来就是:某件事情无法实现、无法维持,所以它就是不合理的;某种意见令人难堪,令人生气,所以它就是错的。

第二章 道德感的历史 

因此,如今的读者在箴言上体会到的乐趣相对有限,并不感到其中妙语连珠,和那些看珠宝的普通人一样,他们只会夸赞几句,因为他们不懂得爱,他们毫不犹豫地就开始欣赏,不过转身离去的速度更快。


超级野兽——要蒙骗存在于我们身上的野兽;道德就是不得已而撒谎,以便我们不被它撕碎。假如没有道德假设中的这种错误,人也许今天还是野兽。


财富等级本身并不按照道德观念来构建或改建,但它每次确定后却都在判定行为的道德与否。


好人是一个种姓,而坏人是一盘散沙。


去和病人和精神压抑者交往,问一问自己:他们喋喋不休地抱怨哀叹,展现自己的不幸,是否其实就是为了给在场者造成痛苦;在场者接着表达同情,而这对弱小者和受苦者构成了一种安慰,因为他们由此发现自己至少还有一种力量,尽管非常弱小但还是具备造成痛苦的力量。表明的同情使不幸者产生了一种优越感,继而在这种优越感中赢得了一种乐趣,他开始想入非非,认为自己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因为他还能给世人造成痛苦。如此一来,对同情的渴望就成了对自娱的渴望,而且这是以他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在此昭然若揭的是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肆无忌惮,并非如拉罗什富科认为的那样是人的“愚蠢”。社交中四分之三的提问和百分之百的回答都是为了给对方造成一点痛苦,所以许多人如此渴望社交,社交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自欺是必不可少的,唯有如此,这些或那些人才能大显身手,因为人们相信,显然被人坚信不移的东西才是真理。


但实际上人们的观点是:如果某人真诚地相信某事并为自己的信仰奋斗乃至牺牲,那么说他的信仰纯属谬误是极为不妥的。这种情况似乎有悖于永恒的公正,于是敏感者的内心就违背他们的头脑,不断宣布这样的法则:道德的行为与理智的认识之间绝对存在一条必然的纽带。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根本没有什么永恒的公正。


认识战胜了极端之恶——人是彻底邪恶和堕落的,在一段时间内有这一观念对有意变得明智者来说大有裨益。这种观念和与其对立的观念一样是错误的,但它在很多阶段却始终占着统治地位,在我们的身上和我们的世界里生根发芽。我们要理解自己,就必须理解它。但我们若要继而得到提高,就必须超越它。这样我们就能认识到:没有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罪孽,但也没有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美德;道德观念的全部领域在不断波动,存在着或高或低各种关于善与恶、道德和不道德的概念。


能够许诺的东西——能够许诺行为,但不能许诺感觉,因为后者是不由自主的。谁向某人许诺永远爱他、永远恨他或者永远忠于他,谁就是在许诺自己力不能及的东西。但是可以许诺这样的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一般而言是爱、恨、忠的结果,不过也有可能源自其他动机,因为多种途径和动机可以导致同一行为。向某人许诺永远爱他,就等于在说:只要我爱你,我就会做出爱你的行为;如果我不再爱你,那么你也能继续从我这里感受到同样的行为,即使这一行为出于其他动机;这样一来,别人脑子里就会产生这样的假象,似乎爱是永远不变的,一如既往的。——总之,即使不带任何自我蒙蔽地发誓永远爱某人,许诺的也只是爱之假象的延续。


沉湎于报复之中——粗野的人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总是尽量高估伤害的程度,以极为夸张的语言叙述事情的原委,以便能真正地沉湎于这种被激起的仇恨和报复欲之中。


政治家们为人熟知的实践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他们总是这样想:“只要我能成功就行,成功了就能使所有诚实的心灵站到我这一边来,也能使我感到自己是诚实的。”


爱和公正——为什么人们过高地评价爱,而冷落了公正呢?为什么说起这种爱来总是充满了溢美之辞,似乎它比公正高尚得多呢?难道它不是显然比公正更傻更憨吗?——当然是这样,但正因为如此更受大家欢迎。爱是傻乎乎的,它有一只丰饶角1,把里面的礼物分发给众人,包括那些不配获得馈赠、甚至获得了也不会感谢的人。爱是不偏不倚的,犹如雨水;根据《圣经》的说法和我们的经验,这雨水不仅会淋到非正义者,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把正义者浇得浑身湿透。


由尊重人到尊重事情(Sache)——人们通常尊重爱的行为和舍已为人的行为,无论这类行为发生在什么地方。如此一来,人们就日益注重事情,注重要那样去爱的或者人们愿意为之牺牲的事情了,虽然这些事情本身的价值不过尔尔。勇敢的军队使人相信他们为之战斗的事业。


上进心是道德感的替代品——胸无大志的人必须要有道德感,而有雄心者没有道德感也能以几乎同样的成就立足于世。——所以,出身于无上进心的贫寒家庭的男孩一旦丧失了道德感,通常很快就会成为十足的无赖。


历史上发生了不少令人难以置信的可怕事件,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到命令者和执行者并非同一个人,那么这些毫无人性的事件也会变得不那么面目可憎了。命令者不会目睹现场,所以没有强烈的幻想和印象;执行者只是奉命行事,所以觉得自己没有责任。由于缺乏想象,帝王将相大都显得严厉和冷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自私并非邪恶,因为关于“周围人”即博爱之“博”——这个词来自基督教。而且并不符合事实——的观念在我们心中非常淡薄,我们面对周围人时几乎如同面对草木土石,觉得自己是自由的、没有责任的。别人在受苦,这点要去了解,但完全了解却永无可能。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言之有理: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在做好事,即做在他看来、根据他的智力水平和理性程度看来是好的(有益的)事。

第三章 宗教生活 

基督教的命运——基督教当初诞生的目的是宽慰心灵。但现在它得先让心灵变得沉重,然后再去宽慰。

第四章 出自艺术家和作家的心灵 

现代文化的弄臣——我们的文艺专栏作家与中世纪的宫廷弄臣半斤八两。这些人是一丘之貉,只有半吊子理性,做事滑稽、夸张、可笑,有时活着就为了一个目的:以急智和饶舌缓解激动的气氛,以尖叫来覆盖发生重大事件时过于沉闷和庄严的钟声。他们当年为王公贵族服务,如今鞍前马后为党派效劳(以前平民在王侯面前卑躬屈膝,这种奴才气如今在党派意识和党派纪律中依然阴魂不散)。在现代,整个文人阶层也和文艺专栏作家相去不远,都是些“现代文化的弄臣”。脑子不太清醒,没有行为能力,这样评价他们应该算是够客气的了。把舞文弄墨当成一生的职业,公正地说这是一种癫狂。


蹩脚作家的必然性——蹩脚作家的存在始终是必然的,因为他们符合尚未发育成熟的年龄阶段的口味。而这些年龄阶段和成熟的年龄阶段一样,也有自己的需求。倘若人生不是如此短暂,那么成熟个体的数量就会大大超过不成熟个体的数量,至少能够平分秋色。然而,多数人未能尽享天年,这就意味着口味低俗的不成熟个体占了上风。况且,这些人年少气盛,竭力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他们迫切地要求自己拥有蹩脚作家。


晚年的快乐——思想家以及艺术家将自己好的一面放进作品之后,有时会有一种近乎幸灾乐祸的感觉:他看着时间慢慢地撕裂、毁灭他的身心,宛如躲在角落里看着小偷想把他的钱柜撬开,尽管他清楚地知道,钱柜里空空如也,所有的财宝都已安全转移。

第五章 高级文化和低级文化的征兆 

从结果反推根据和非根据——所有国家和社会制度,地位、婚姻、教育、法律,这一切的力量和持续性都在于受制人对它们的信仰,即在于根据的缺席,至少是在于对追问根据的拒绝。这点受制人是不愿意承认的,他们大概觉得这就像羞处一样。基督教在理智的思想方面如同贞女,对此羞处毫无察觉,它要求信仰,只要求信仰,狂热地拒绝寻找根据的要求。它指给大家看信仰之功:你们会体会到信仰的好处!它作出如此暗示:你们会因信仰而得福!事实上,国家也是这么做的,父亲也以同样的方式教育儿子:相信这是真的,你就会体会到这有多好!然而这却意味着,以一种观点给个人带来的利益来证明这一观点的真实,以一种学说的收效来保证这一学说的理智、可靠和言之有据。这就像被告在法庭上宣告:我的律师说的全是真话,因为你们看啊,他的辩护发言会让我无罪获释。


受制人对待万物的尺度——受制人说,有四类事物是合理的。一、凡是持久的事物,就是合理的;二、凡是不让我们讨厌的事物,就是合理的;三、凡是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就是合理的;四、凡是我们为之作出牺牲的事物,就是合理的。


国家巧妙地保护个体之间互不侵犯,但要是过分强调国家的高贵,个体的人最后就会因国家而衰弱,甚至消亡,——从而最彻底地违背了国家的初衷。


有趣现象的增长——在高等教育中,人会对一切产生兴趣,迅速发现事物有何教益可用以填补自己思想上的空白或者证明自己某一思想的正确。这样就越来越不感到乏味,心情也越来越不容易激动。最后就像草木丛中的博物学家一样,他在人群中发现自己也是一种现象,一种只能强烈地激发他认识欲望的现象。


科学的青春魅力——探究真理暂且还有这样的魅力:无论何处,真理都与变得黯淡和乏味的谬误泾渭分明。但是,这种魅力会越来越少。虽然我们目前还处于科学的青春期,习惯于像追求妙龄少女般地追求真理,不过,有朝一日少女成了怏怏不乐、目光阴沉的半老徐娘,我们会怎么样?几乎在所有科学中,核心理论都是或在其初期形成,或尚待探寻。如果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已经发现,研究者只能在秋天可怜地拾点儿麦穗(在某些历史学科中,人们就能对此有所体验),这样的工作还有什么魅力可言?


所有人都会分裂为奴隶和自由人,古今皆然;谁不把一天的三分之二留给自己,谁就是奴隶,无论他想成为怎样的人,成为政治家商人也好,成为官员、学者也罢,只要这样就都是奴隶。


生活的批评者——倘若人想要自由地评判生活,那么爱恨交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标志着他的内心状况。他对一切都念念不忘或者耿耿于怀,怀爱在心或者怀恨在心。最后,他在内心的黑板上写满了经验,于是就不再蔑视和憎恨生活,但也不会热爱生活,而是以时而欣喜、时而悲哀的目光高踞生活之上,一如时而盛夏时而深秋的大自然。

第六章 交往中的人 

交往和狂妄——坚持与功勋卓著者交往,你就不会再狂妄自大。若是独处,就会自负。年轻人目空一切,因为他们只和同类相处。这些同类什么都不是,却又竭力要出人头地。


伤害与被伤害——伤害别人再请求原谅,被人伤害再原谅别人;在这两种做法中,前者要比后者舒坦得多。采取前一做法的人首先显示自己的强大,然后展览自己的善良;而后者如不想被看作不近人情的话,就必须表示原谅。由于这种迫不得已,不会有多少因对方受辱而导致的快感。


关于朋友——你自己想一想:即使密友至交,感受也有多大的区别,意见也有多大的分歧;即使同一观点,在你和你朋友头脑中的地位和强度也有多大的差异;这种情况多么频繁地导致误解,导致反目为仇,分道扬镳。你想到这一切,你就会对自己说:我们所有的联盟和友谊都建立在多么不可靠的基础上,冰冷的暴雨和恶劣的天气离我们是多么近,每个人是多么孤独!谁看到了这些,而且还发现,别人的所有观点及其方式和强度,都和他们的行为一样是必然的和不能负责的;谁能觉察到,性格、职业、才能、环境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形成的观点便具备这种内在的必然性;——那么,谁或许就能摆脱那位贤哲高呼“什么朋友,没什么朋友!”时的悲愤感,就会承认,是的,有朋友,但他们是因为误解了你才成为你的朋友,他们必须学会沉默方能够与你保持友谊,因为要维护这种人际关系,有些事儿就永远不能说,永远不能提,一旦说了提了,友谊也就完了。难道有这样的人,即使知道自己的挚友其实对自己了解多少,也不会受到致命的伤害?——只要我们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本质的评价略低一点,认识到它是观点和情绪多变的所在,我们就又能和别人达成平衡了。诚然,我们完全有理由低估每个熟人,即使对伟人也不例外;但是,我们同样也完全有理由这样看待自己。——能如此容忍自己,我们就能相互容忍,也许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更幸福的时光,就能说:

“朋友,没什么朋友!”垂死的贤哲这样叫道;

“敌人,没什么敌人!”我这活着的愚人这样叫道。

第七章 女人与儿童 

父母遗风——父母在性格和观念上的不和谐会在子女的天性中余音袅袅,构成其内心痛苦的历史。


父与子——父亲要做很多事情,才能弥补自己有儿子的过失。


女人的友谊——女人能很好地与男人建立友谊,然而要维持这种友谊——也许就必须求助于一点儿肉体上的反感。2

第八章 国家一瞥 

名不符实的制造政治气候者一正如有人了解天气,能提前一天进行预报,民众则会默认他是制造气候者,那些有教养、有学识者也大肆宣扬迷信,将伟大的政治家执政期间的巨变和盛况都算作这些政要本身的功劳。他们只要能清楚地看到,这些政治家对此比别人知晓更早、并作出相应的盘算,就也会将这些大政治家视为气候制造者——这种迷信并非他们微不足道的权力工具。


激情的舵手——政治家制造出公众的激情,旨在从由此唤起的反激情中牟利。举例来说:一个德国政治家大概知道,天主教会永远不会和俄罗斯有同样的计划,宁愿和土耳其人结盟也不会和俄罗斯人联合;他也知道,德国受到来自法俄联盟的严重威胁。如果他能使法国成为天主教的安乐窝,那么他也就排除了这种威胁,可以长期无忧了。所以,他愿意表现出对天主教徒的仇恨,通过形形色色的敌对行为将皈依教皇权威的人变成一股激情洋溢的政治力量,这种力量与德国政治分庭抗礼,顺理成章地必定和作为德国敌手的法国融为一体。


登上政坛的学者——学者一旦成了政治家,通常会被分派滑稽的角色,即不得不充当政治的良心。

第九章 独处的人 

喜欢自己——人们说“喜欢某事”,其实却是通过某事来喜欢自己。


忠于信念者——有许多事要做的人,几乎丝毫不变地坚持自己的一般观点和立场。为某种理念效力的人同样如此:他不会再去对这种理念进行检验,他没时间检验,而且认为这种理念还值得商榷的想法本身就违背他的兴趣。


坚持一种观点——一个人坚持己见,因为他以为他是自发地形成了这种观点;另一个人坚持己见,因为他费力地了解了这种观点,并为自己把握了这种观点而自豪。两者的行为都出于虚荣。

下卷

第一篇 杂乱无章的观点和箴言 

爱的骗局——人有时会遗忘一些过去,故意把它们忘掉:这就是说,人愿意让自己的形象,让这个由昔日之光照亮的形象欺骗自己,迎合我们的自大——我们不断地经营着这种自欺欺人的骗局。


言不由衷的赞美——言不由衷的赞美可能比言不由衷的谴责更让我们良心不安,或许是因为,比起过分强烈的、甚至是错误的谴责来,过分强烈的赞美更让我们的判断力暴露无遗。

第二篇 漫游者和他的影子 

优势的风格——大学生德语,即德国大学生的说话方式,源自一群不学习的大学生,他们知道怎样获得一种与他们认真的同学相比更具优势的地位:他们揭开教育、德行、学问、秩序和节制等领域的种种面具。尽管他们还是使用这些领域的语言,和更优秀、更有学问的人一样,但却带着一种不怀好意的目光和怪模怪样的神情。如今,连政治家和报刊评论家也情不自禁地用这种——唯一为德国所独有的——优势语言说话了:不断进行讽刺性的引证,不安分地斜视左右,一种带着大量引号和无数鬼脸的德语。3


爱社交的人——“我消化不了我自己”,有人借此来解释自己对社交聚会的喜好,“社交群体的胃比我的更强健,它能消化得了我。”


实现真正和平的方法——现在没有一个政府愿意承认他们养兵是为了伺机满足侵略欲,反而声称这是为了防御的目的。他们把赞成自卫的道德聘为自己的代言人。但这却意味着:将“道德高尚”留给自己,将“道德败坏”归诸邻国,因为假如我国不得不考虑进行紧急自卫,邻国就必须被想象成好战的侵略者。此外,我们宣布,为了防备它,我们需要一支军队,从而把和我们一样否认自己怀有侵略野心、声称养兵只为自卫的邻国说成是一个伪善而阴险的罪犯,说他们是太想毫不费劲袭击善良和朴实的无辜者了。于是,所有国家如今都彼此为敌、都假设邻国心怀叵测而自己心地善良。但是,这种假设是非人道的,和战争一样、甚至比战争更糟糕。是的,它其实已经是战争的挑衅和战争的起因,因为如上所述,它把“道德败坏”的名声强加给邻国,看来正是以此挑起对方的敌对意识和敌对行为。人们必须彻底放弃视养兵为自卫手段的理论,正如入们必须彻底放弃征服的欲望。也许,伟大的一天将会到来:在那天一个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能征善战、战无不胜而著称的民族,一个习惯给这些特点献上最沉重的祭品的民族,会自愿地大声宣布:“我们要折断利剑!”并彻底解散军队,不留一兵一卒。本来是最善战的,却出于一种高尚心情感而放弃自卫,——这就是实现真正和平的方法。真正的和平必须建立在观念的和平这一基础上,而那种荷枪实弹下的所谓和平,就像如今在各国风行的那样,代表了思想观念上的不和平,它不敢相信自己,也不敢相信邻国,一半出于仇恨、一半出于恐惧地不肯放下武器。


  1. 丰裕之角(Cornucopia, Horn of Plenty、又称作丰穰之角、丰盛角、丰茂角或聚宝角)是食物和丰饶的象征,该起源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 在希腊神话中,丰裕之角由母山羊—阿玛尔忒娅的角而闻名。当宙斯还在幼年时期,克里特岛上的宁芙女仙们养育着他,还用母山羊阿玛尔忒亚的奶和蜂蜜喂养他。有一次,母山羊的一只角被树枝给勾断了,一个女仙捡起了这只羊角,用鲜花和树叶将羊角包裹起来,并在角里装满了各种新鲜水果,把它送给了宙斯。宙斯为了感谢女仙的照顾,又把它转赠给了养育他的女仙们,并对她们许诺说,她们可以从这只羊角里倾倒出她们希望得到的任何东西,而且可以永远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维基百科 ↩︎

  2. Friedrich Nietzsche’s views on women——维基百科 ↩︎

  3. 解构,「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或许我们也能找到一种名为大学生中文的东西。

    偷一段无关的评论

    嘉心糖自知是引流,还是要装魔怔饭圈人。一边装魔怔人一边魔怔地解构自己的魔怔,我愿称之为魔怔悖论。

    他们故意摆烂给你看,故意恶心一切路人,同时通过在路人面前自己骂自己搞得路人晕头转向。他们发病,自我高潮,阴阳怪气,做尽恶事。

    他们自己有没有陷入认知失调呢?我觉得应该是有的,毕竟拿自己开刀自我解构,这是必然的后果。但他们也会装作没有认知失调或者装作无所谓,又开始对这种认知失调进行新一轮的解构。

    在这种层层解构之下,他们把“人设”“姿态”“人格面具”“身份”的荒谬性彻底揭露了出来,打开了一个可以真诚表达的空间,虽然看起来有点怪异。如果你看明白了这种技术,就会发现他们一直在这种魔怔话术的掩护下表达着自己的真实情绪。 不只是嘉心糖,其实这种交流技术在互联网上早就出现了。

    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去热爱某样事物,却害怕自己因为热爱而变成自己厌恶的人,变成饭圈人士或者资本的刀子,变成被他人利用的武器。所以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焦虑,并且时时刻刻警醒着自己。

    就拿枝网作文查重率来说吧,这种玩法其实并不是什么魔怔行为,它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饭圈人热衷于复制转发各种一模一样的文案进行刷屏,宣传和控评。要防止自己沦为饭圈人士,就要保证自己不成为资本的附庸,不能搞这种标准化控评,必须要体现每个人的个性。所以这些人玩的梗,写的小作文,发的病,都讲究原创性和质量。故而,你发的热评,必然有人帮你查重。可以看出,他们想要把自己打造成优秀的二创群体,而不是和内容消费的本性背道而驰,和弘扬人的个性背道而驰的饭圈群体。

    故意恶心路人也体现着一点,他们想要暴露自己的危险性,让厌恶自己的人提早避而远之。在饭圈内,其实有一类群体叫做“反黑站”,相当于粉丝自发组织的公关部门。他们会把一些反串黑的夸张言论进行举报和控制,然后打造一副好人形象,其实是人面兽心。但嘉然粉丝明白这其中的虚伪。他们处于一种自相矛盾之中……只好用这种方式行事,以告诉路人“我们的确是恶的,请提防我们”。可惜的是,这样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引流带来的负面影响,我觉得他们自己也明白,只是麻木而已,通过不断自我否认到达的一种麻木。

    这些网络文化是反理性主义的,常常也是解构主义的。因为历史告诉我们,理性主义总是走向虚伪,更不用说在互联网语境了。人们想要活得像个人,而不是一个人设。人们不想要虚伪,不想要被控制。所以一切简单的直接的表达都不再可能了……必须要穿过复杂的阴阳怪气的话语,不知所谓的发病,才能在这种怪异性的夹缝里传递一点真实的情感。这就是现代性的一个阴暗面,是现代性带来的永恒苦果。我们每个人都在承受这一代价,只不过嘉心糖意识到了这点而已。

    这是互联网亚文化的一个奇观,但并不是偶然和任性。你们要明白背后深刻的历史内涵。要知道,每一种亚文化,都对应一种压抑,都对应一种荒诞,都对应一种希望。

     ↩︎